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秋分是2023年几月几日
更新时间:2023-10-01 22:30:34

一:秋分的含义是什么 秋分是什么意思啊

秋分的含义是什么 秋分是什么意思啊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直至冬至日达到白昼最短;

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

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节气如何养生?

阴平阳秘:

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秋季,菊香蟹肥,正是人们品尝螃蟹的最好时光。但是螃蟹是大寒之物,也不适宜多吃。

收敛闭藏: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在饮食摄养上,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广东民间历来秋日最多润养的汤水,此时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沙田柚花猪肝汤、无花果白鲫汤、霸王花蜜枣猪月展汤等都是家庭养生之品。

在精神养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同时精神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节时,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二:立秋和秋分有什么区别 立秋和秋分是什么意思

立秋和秋分有什么区别 立秋和秋分是什么意思

1、太阳位置不同

立秋是在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太阳会公转到黄经135°的位置,从这个节气开始,我国就正式进入秋天了。秋分是在每年公历9月22-24日之间,太阳位置在黄经180°。

2、意思不同

立秋的意思是秋天正式开始。秋分的意思是进入深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到了立秋就标志着初秋正式开始,立秋时气温和夏天差不多,然后温度会慢慢下降,由热转凉、由凉转寒,所以,立秋属于一个过渡性季节。 秋分是秋天的第四个节气,到了秋分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深秋了。

3、气候特点不同

立秋的时候正是三伏天,此时温度较高,酷暑难耐,温度和夏天差不多,立秋之后还有一个“秋老虎”,此时天气还十分炎热。秋分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了,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有句俗语叫“一场秋雨一场寒”说的就是秋分节气。

4、节气位置不同

立秋是我国传统的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到了立秋节气,梧桐树叶子会开始变黄、凋谢,所以有句俗语叫“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秋分是我国传统的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 秋分是进入秋天的第30天,到了秋分昼夜平分,各占12小时,全球各地没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5、其他不同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清凉的风来了,白露开始降临,寒蝉开始鸣叫。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是说雷声开始减少,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降雨量开始减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开始干涸。

立秋和秋分风俗有哪些?

立秋: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分:

吃秋菜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开始。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实际上,岭南习俗所谓的“秋汤”也是和现在中医学提倡的秋天滋补是一致的,只不过岭南习俗更加典型,有点土生土长的味道,没有上升到中医学理论的高度罢了。

三:秋分是农历还是公历

秋分是公历,秋分一般出现在公历每年的9月22日—24日,今年秋分的具体时间是9月23日9时04分。秋分和春分、夏至、冬至一样,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基本反映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时间和大自然中物候变化的规律。

秋分养生怎么做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温度和湿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果不注意养生,人体的抵抗力就会大大下降。秋分后辛辣食物不宜多吃,可适当多食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如梨、萝卜、藕、荸荠、甘蔗、山楂、苹果、百合、银耳、柿子等。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调养肺气,还可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运动宜选择轻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例如瑜伽;也可登高眺远,以开阔心胸,使内心豁达,从而安定神志。

一般而言,秋季人的情绪不大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尤其是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萧条、凄凉之感,引起悲伤忧愁的心绪,而悲忧最易伤肺。因此秋季养生要保持乐观的情绪,享受累累硕果的喜悦。

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螃蟹清热解毒,秋季多吃螃蟹,有助于体内运化,调节阴阳平衡;但是螃蟹性寒,虚寒者不宜多食,更不能与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同食,食用时需蘸取生姜、葱、醋等调味品,以祛寒杀菌。

四:2023秋分是哪一天 2023秋分是几点几分

导读:秋分时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代表秋季中间,昼夜等长的时期,也是秋收、秋耕、秋种的时期。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特点,那么2023秋分是哪一天?2023秋分是几点几分呢?想知道2023年秋分具体时间,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2023秋分是哪一天

2023年秋分时间:9月23日14点49分46秒,星期六,农历八月初九。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代表什么季节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24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北纬90°)与南极点(南纬90°)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节气,不但北方,连南方大部分地区也开始进入秋天,暑热迅速消退。所谓“阴阳相半也,”是指秋分时节天地之气阴盛阳衰,正到势均力敌的程度。与繁茂的夏季比起来,这时花木凋零、草枯叶落,人的情绪也容易产生凄凉、抑郁之感。这种“秋季抑郁症”心态最典型的代表,是战国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

该时节有哪三候

相关资料有言:“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第一句是指到了该节气,雷声明显减少了,因为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坯”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最后一句是在讲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在提醒人们要注意田地的灌溉问题,以防降水稀少。

秋分的天气特点

秋分时节,天气逐渐转凉,白天和晚上的温差也逐渐增大。此时的天气多变,早晚温凉,白天还有时候会有些炎热。在秋分这一天,人们需要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物,以应对天气的变化。

秋分与健康养生

秋分是一个适合养生的节气,人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保持身体健康。在秋分时节,可以多吃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梨、核桃、蜂蜜等。还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秋季有什么养生方法

这个时候要注意不能食用太过温补的东西,因为需防止秋燥,以调理为主,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为宜。锻炼身体也要讲究“收”,不可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可以试试太极拳、慢跑等节奏舒缓的活动。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2023秋分是哪一天,2023秋分是几点几分”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批作文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够精彩?
批作文网(pizuowen.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批作文网 pizuowen.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1003775号-1